为全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新疆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新疆赛区比赛,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成功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两支参赛团队以其卓越的表现,分别荣获俄语组特等奖和英语组一等奖。

我校英语组团队比赛现场

俄语组比赛现场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是国家级学科竞赛,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今年已进入第八届。大赛以“理解中国、热爱中国、讲述中国”为育人导向,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比赛设置中国学生英语组、国际学生组。本次新疆赛区首次增设中国学生俄语组比赛。
我校俄语组参赛团队由外国语学院李文皓、历史与社会学院訾希圆、政法学院马嘉欣三位同学组成,伊力米热·伊力亚斯、商锦玉和李文新三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以中俄免签政策为背景,创设了俄罗斯游客安娜与中国姑娘小悦在黑河早市与摊主张大爷互动的生动场景。团队成员运用礼貌原则与文化适应等理论,深入解读并精彩呈现了真实跨文化情境中的冲突与融合过程。
我校英语组参赛团队由外国语学院李鸿、薛博晗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蓓尔三位同学组成,邹彬、陈川、阿米拉·阿布都热西提三位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团队以“数字时代的跨文化适应”为案例主题,围绕国际网络名人IShowSpeed中国之行中发生的真实文化冲突展开深度剖析与情景再现。案例聚焦“礼物赠送与面子协商”“共餐文化中的个人与集体边界”“语音误解与归因偏差”三大典型场景,综合运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面子协商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等跨文化理论,系统阐释了文化冲突的成因与融合路径。

俄语组特等奖颁奖现场

英语组一等奖颁奖现场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学科竞赛的全方位支持。一直以来,学校积极营造跨文化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能。指导教师团队全程倾力投入,在案例设计、理论运用和现场展示等各环节给予悉心指导和专业点拨。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助力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再创佳绩。
信息、图片来源:外国语学院 编审:宣传部